從頭學中文/Learn Chinese Once Again

近來,我在看中文書。

對呀,在芬蘭讀中文﹗認識我的朋友,或全世界都知道本人中文很爛,小學生都不如。我時常被人嘲笑,爸媽明明是香港人,我偏走「鬼妹路線」。當然指的是英語跟母語水平錯配。我媽也不時感嘆,為何女兒怎樣學中文都學不行。我會英德芬語,中文偏偏很差,學外語比學母語快而好,認真要說:「你吹我唔脹。」不解,跟我讀的學校有關嗎﹖自小讀的幼稚園到中學,全都是以英語為主,但身邊的同學沒有相同的問題啊……唔……我小五時英語突飛猛進,遠遠拋離中文;加上英文是佔嗜好的一大部份,我讀的書聽的音樂都是英文,中文便從此被忽略了……直到中五後往芬蘭交流,當去跟外國但解釋廣東話,漸漸發現中文的難度和重要性。

其實,廣東話很妙。你們每天在說,有可能沒有發覺其妙之處。廣東話有九聲,世上沒有很多語言有如此多聲調,普通話也只有四個。我們可以玩字,每一句話的同音異字,同義近義反義什麼也可以混在一起,所以我認為香港人頭腦快,串得起。字與詞的組合靈活性高,如玩遊戲一樣,A+B=,A+C=,A+D=如此類推,玩得出神入化。一字之差可以帶出不同意思,不妙嗎﹖那麼我們豐富傳神的「哩、囉、喎、噃、架、啦、咯、嘅、呀、呢、啫、嘛」呢﹖鬼佬在港學上的,來來去去都是「啦」、「呀」、「嗎」,有數過一天裡自己說了多少個助語詞﹖好了,我懶得數廣東話的妙,大家心中有數啦﹗

其妙亦是其難。大家說學中文難,我說學廣東話最難,讀寫聽說每一方面都是有挑戰性。外國人不明白,何解連母語也學不通。英文一句THANK YOU,什麼也搞掂了,你有細想過為何你剛說的是「唔該」不是「多謝」嗎﹖記得中小學老師時常投訢,我們交的文寫得太白,而且詞不達意嗎﹖日常生活說的那一套跟寫的那一套可以說又相關,又可說是分開的。我七歲開始學普通話,自此以後,寫作時腦裡想的是普通話,因為近書面語。又記得我們三歲便開始練寫詞語嗎﹖人家寫的COPYBOOK只有ABC,我們卻要記怎樣寫無數的字﹗說完寫可以說講。噢,說不了因為不懂。猜一猜那個難字的讀音吧,但猜錯了。一個人有可能會寫會讀很多字,最後原來是個啞巴。

我從來不熱愛祖國,說的重要性不是指親中,指的是我們香港人文化的象徵。我們聽得懂廣東語因為我們是香港人,其中十萬個詞彙都跟我們的日常文化有關。語言不停地進化,今日的潮語可成他日的年齡指標,但廣東語仍是我們可愛的廣東話。香港人,自豪一下吧﹗

在芬蘭看中文書,這體會跟以前在香港閱讀大大不同。現在,我珍惜每字,不會一目十行,慢慢咀嚼每字,慢慢去讀,嘗試追回錯失了的詞庫。

跟我說聲加油吧﹗

Recently I am reading Chinese books.

Yep, no kidding. Reading Chinese in Finland. My friends or the whole world all know that I am hopeless at Chinese. My Chinese has always been teased as not even being equivalent to primary students' level.  My parents are

WTF...I typed and translated for ages then its deleted...too much effort...too tired right no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