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I-T IN H.K.



人人在地鐵玩手機,我愛看外面的那一剎那。
今次我也玩玩我的手機,拍拍拍。
While others were fiddling with their phones, I looked out for the split second.
This time I also fiddled with my phone and shot shot shot.



其實之前我想打多點,但不知從何入手。某天跟在英國當實習生的友人聊SKYPE,大家都在為自己找恰當的地方去生活。對很多人來說,香港或者「家」就是居住的地方,身邊的一事一物以及語言都是熟悉的,在那裡就是最舒服。這是理所當然的事,腦袋根本不用多想。如果思想是這麼單一,對我們這些身在歐洲的非歐盟人士,生活應該也變得簡單。

Third Culture Kids 是美國一位社會學學家想出來的,我不太喜歡他用第三來形容被不同文化塑造出來的人(或小朋友),但其想法可參考一下。簡短來說,小孩因長時間在異地生活,不同的文化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但他並不完全歸入任何文化類別。一個好名想不了,只覺得,這現象已可以套用成年人身上。我不會把整套理論搬過來說,寫的只會關於被外國文化感染了的人。

因為腦袋裡有兩種或以上的文化在游浮,有意無意地影響一舉一動,會帶來不便、笑話或者誤會。思想可以引起對社會體制不滿,或是不喜歡某某的傳統身處的地方有一文化是大眾都擁有而且接受,但因為心裡的「奇怪」思想不知從何發芽,跟眾人的偏偏相反。能算自己為異類嗎﹖不喜歡或思想上有出入的地方不是所有,不多想,日過日,還好……但一個人可以騙自己一輩子嗎﹖得不到知音而悶悶不樂,有誰共鳴﹖

對這些「看過世界」的人來說,要找一個地方作家是有難度。帶著新鮮感同行,新地方的衝擊容易是正面,但當慢慢住下來,便會冷靜地看到好與壞。世界沒有完美的地方,所有事情都是相對性,亦難以作出比較。自己去挑地方住,便要問清楚這一刻的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二十歲時做的決定可以跟三十歲時做的不同,因為心境不一樣,所追求的變了。其實有家的存在嗎﹖歸屬感往哪尋,明白你的有數個﹖

異鄉人容易跟其他異鄉人打交道,因為大家都擁有共同點。當然知己難尋,難得找到志同道合,便要好好珍惜。跟國際朋友之間的關係是美好且短暫,聊得興致勃勃,笑完已曲終人散。不知他日何時再相會,唯有將回憶悄悄收藏。

不時,這類人心中有到外地居住的嚮往,可惜期待跟現實並不畫上等號。做決定難,難於在周密考慮的過程。當身在不屬於那社會體系,要跟當地人一樣生活,便要有心理準備將難題逐一化解。可是有心不一定能把所有問題解決。指的問題可以是非常實在如福利或工作簽證,比較無形的就會文化上的差異。不同的語言,沒有被母語更親切,不是所有字都來譯。有時,自以為開明,卻被一些文化根本問題煩惱。

哪裡是家,自己也未必清楚。簡單來說,會變動的寢室就是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